稳操胜券配资 庚欣 | 中美俄协调或引领世界变局走向均衡 |
编者按稳操胜券配资

赵全胜 【海外看世界】主编: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一个崛起大国是否能够挑战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以致改变世界秩序,主要看两个因素:一是实力(capacity),二是意愿(intention)。我们这次就从大国实力变动的角度来分析世界秩序的转型。有32位来自美国、中国大陆、日本、俄罗斯、英国、和台湾地区的学者从世界各地聚在一起,网上相见欢,畅谈天下事。
2025年7月23日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及所在单位:
蒲晓宇 美国内华达大学
李群英 中国政法大学
汤绍成 台湾政治大学
沈丁立 复旦大学
张 望 日本早稻田大学
段瑞聪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李勇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宗伦 俄罗斯莫斯科中俄文化交流中心
张勇进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门 镜 华东师范大学
朱志群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
熊达云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
林恺铖 暨南大学
王景贤 日本华侨报
王在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李晓东 日本爱知大学
宋 伟 中国人民大学
鞠海龙 暨南大学
任 晓 北京外国语大学
邓中坚 台湾金门大学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
殷燕军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王鸿铭 中国政法大学
朱俊玮 浩瀚智库
梁 微 美国明德学院
李海默 复旦大学
刘 迪 日本杏林大学
蔡彤娟 中国人民大学
刘 星 日本山梨学院大学
陈纳慧 中国政法大学
庚 欣 深圳广电集团
庚 欣

深圳广电集团评论员
中美俄协调或引领世界变局走向均衡
32学者评【大国实力变动与世界秩序转型”】第32篇
一
中美俄互动呈现大国协调新局面
近日来,中美和美俄之间分别就经贸纠纷和军事冲突等分别在展开磋商。8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会谈及伦敦会谈基础上,又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就双方继续暂停加征关税及有关非关税反制措施等达成共识,向外界释放出中美贸易摩擦正在“由乱及稳”的信号,尽管后续的麻烦不会少,但“和平竞争”、“不对抗、不脱钩”似乎正在逐渐成为中美的共识和行动。
无独有偶,8月15日,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会晤,这是美俄领导人4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特朗普与普京6年来首次见面,同时也是俄总统近10年来首次踏上美国领土。虽然双方为了各自的需要,“相向而行”地“秀恩爱”,走了红地毯又少有地同乘美总统专车(10分钟)前往会场,但会晤时间仅持续了两个半小时,从结果来看,我概括它是一次“开花未结果”、“打雷不下雨”的“务虚式会晤”,在俄乌停火、俄美关系等核心议题上都未有协议发表,外界关注的俄乌“停火”和“领土交换”等问题,似乎都谈而未决,特朗普事先就少有地一改当初“24小时摆平、舍我其谁”的姿态,低调表示只有很低比率能有成果,乌克兰将自行决定是否与俄罗斯进行领土交换。“这必须由乌克兰决定,我不是替乌克兰谈判的,而是来让他们坐到谈判桌前的”。从目前俄乌欧各执己见的情况看,即使之后俄乌美欧等会谈,也很难在短期内达成相关协议。至于“俄美关系正常化”及经济、安全合作等,估计也要等俄乌停火等有些眉目才会有实质性进展。因为近日乌克兰各地仍在遭受俄军袭击,并无迹象表明俄方准备结束冲突,那么美方连减少制裁都难以落实,当然也还谈不上什么经济合作(本来美俄缓和时也没有多少经贸关系)。
可见,有人用“破冰”形容这次会晤有点言过其实,我一直觉得,美俄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冻也不是一日之功,用中国人的一句话说:“复杂的事情很难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双方关系的改善,最近毕竟开了个头,后续发展虽然仍充满许多变数,但双方似乎也有了“避免冲突”的共识,就像这次由于此前美国不断对俄罗斯发出威胁,一再缩短“最后通牒”的时限,双方甚至还尬聊“核武”,搞得都难以下台。而现在美国借首脑会晤可以暂停争执,保证两国不至翻脸。俄罗斯则可通过这次会面,打破3年多来西方对俄罗斯的外交孤立,而且又是特朗普邀请普京会晤,当然被视为外交上的成功。就使得双方都化解了一些别扭,之后特朗普又表示会暂缓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这就使这次美俄互动更有了务实、协调的氛围。
可见,上述中美和美俄(包括中俄)的频繁互动,似乎呈现出几年来少有的一种以中美俄三方带动、欧洲等国也参与其中、协调互动的新局面,在世界百年变局、动乱交织之际,这似乎显现出大国关系一些新的发展动向,值得关注。
二
怎样定位今天的大国关系格局?
几年前,伴随俄乌战事等,世界格局凸显大动荡态势,很多人预估世界会出现或已经出现“两大阵营”(中俄朝对美欧乌等)对抗。我当时觉得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更应该关注世界可能重现“三个世界”格局。因为冷战后随着苏联解体和世界市场一体化等,原来的“三个世界”格局实际正在向“两大带两群”(即中美带动发展中国家群和发达国家群)并日益融合(如G20模式等)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俄乌战事突发并形成多面持久化态势,似乎在促使世界再次重现新的“三个世界”格局:以美国和俄罗斯构成第一世界,可概称为“衰弱霸权对抗世界”,简称“两霸”;以中国印度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群构成第三世界,可概称为“和平发展转型世界”,简称“发展群”;以欧日加澳韩等发达国家构成第二世界,可概称为“自主协调多面世界”,简称“协调群”。
这种划分主要是针对当时美俄对抗似乎又在重现当年最重要的“两霸对抗”,是想提醒大家,美俄(尤其俄罗斯)虽然经济实力等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依然是世界军事尤其是核武力量的“第一世界”(“世界唯二的单打选手”),而且,这两个核大国都依然保留着最具进攻性、扩张性且不择手段的霸权性格。特别在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等不尽人意之际,两国都显露出以军事优势更多攫取超额利益的意愿并付诸行动。这种意愿与行动似乎短期内并不会因为自己政治经济外交等不调而收敛,相反会出现更趋冒险、投机的可能。历史似乎又出现了惊人的相似情境:两个最大核国家又成为了世界新动荡甚至战争的策源地。最近美俄在谈判间隙也相互就“核威胁”放话,这种现实的风险逼得人们不能不把目光聚焦在她们身上。
然而,特朗普上台又引发了新的变局——美国180度大转弯,颠覆性调整了对俄战略,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也一下子转到了和拜登时期以及美国长期延续的政策大相径庭的立场上,例如在联大紧急特别会议就“乌克兰版”决议草案表决时,美国居然和俄罗斯、白俄罗斯、朝鲜等一起投下反对票,离开了投赞成票的英、法、德、加、澳、日、韩等发达国家阵营,以一种特殊方式表明了美国的政策转型。尽管特朗普说法一日三变,但“美国正在起变化”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变化就使得上述“两大阵营”、“三个世界”或“两大带两群”等描述都必须加入新的变量进行新的分析,这里特朗普是主要变数,当然是重点分析对象,而背景自然是大国关系尤其是中美俄三方关系的互动演变。
三
特朗普变量的主要动因
特朗普上台后曾出现过一个时间不长的“乱斗期”,但很快就进入了政策上的“缓和期”,不仅有对中俄等国的“温和”姿态,而且还表示要重返G20等,无论从时间还是逻辑顺序来看,特朗普政策的重要转向,都主要是从上述两方面入手的,即一方面是在美俄关系和俄乌冲突问题上连续作出重大调整,另一方面就是在中美关系上不仅限于经贸问题“由乱及稳”的系列变化。如果说中美关系其实在拜登下台前就已经逐步走向“止跌企稳”的进程,并无颠覆性的变化,那么,特朗普在对俄战略上的调整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他为什么要这样颠覆美国长期对俄战略和政策呢?
我认为主要有三条理由:第一,就是特朗普希望以处理俄乌问题来颠覆乃至彻底否定拜登及民主党的形象、政策以及短期内卷土重来的可能,落实他“逢拜必反”这个基本的政治方针。特朗普四年前输给拜登,四年后终于翻身,除了有个人情绪上的报复心态,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反建制”的代表,一直对以拜登为代表的民主党的这些“老调”深恶痛绝,所以他这次上来就是要全面地以一种强势风格(甚至矫枉过正)来彻底颠覆、否定拜登的内外政策,并以此巩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长期稳定性,这是符合特朗普的性格和政治逻辑的。恰好俄乌冲突就给他落实这个基本方针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因为俄乌冲突及美俄军事对抗是拜登四年来做的最烂的事之一,在美国内外都很不得人心,一般人也找不到好办法解决,特朗普挟胜选东风,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即使有些不顺畅或损失、纰漏,他也会干下去。
第二,特朗普希望借此改善美俄关系,缓解“多面应战”的被动处境。这是他一直以来不同于一般美国人的政治偏好。由于他对普京及俄罗斯的好感,对意识形态的淡薄,使他对俄罗斯的一些诉求比较易于谅解,明显比拜登等大多数美国的政治人物要客观、开明些。尽管他开始对普京估计过低,以为普京是处在力不从心的尴尬之中,正好需要找台阶下台,所以有过急于求成的说法和做法,但他很快就做了调整。而特普之间确实有一些特殊相处之道,这些都降低了特朗普解决俄乌冲突的政治成本,而且还可能争取“诺贝尔和平奖”,这些都对他有吸引力。特朗普已经快八十岁了,他希望用这样的努力,让美国民众和美国历史知道,他虽然有些缺点,但却是一个有开拓性格的总统,有些大事,只有他特朗普才能做得到,对美俄关系、美朝关系等的积极作为,虽然有诸多政治、国际背景,但很多也是他这种个人心态使然。尽管有些事他可能有心无力,但他的这种性格将伴随他整个执政过程。
第三,就是特朗普一直对乌克兰以及欧洲各国的很多想法、做法,有明显的轻视和蔑视。他觉得这些国家自己没有实力,可是却希望依靠美国得到更大的利益。有时候是在占美国的便宜。所以他才用这样赤裸裸的伤人的口吻,向乌克兰讨价还价地要各种资源,还说要把过去花的钱都要找回来。这当然是一种霸权主义的心态,几乎不顾及国际上或盟友关系的一些规则,而且常常出尔反尔,今天百年变局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美国自己在政策上的朝秦暮楚,进退失据,使所有人都很难对美国这个“第一大国”的政策做出预测评估,使世界越来越缺乏稳定性和确定性。不过,好在特朗普这种出尔反尔或是有利劝和促谈,“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自己“纠错”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特朗普上述三条契合起来,就构成了他颠覆美国长期对俄战略和政策的动因结构。由此形成了推动俄乌停火以及俄美关系缓和的效果。我们要注意到特朗普变量发酵背后深刻的内外因素,尤其是中美俄互动的变化。
四
中国应积极引领中美俄互动方向
在“美俄元首会”谈而不定的情况下,大家注意到了最近新出现的一些主要大国互动关系结构上的变化,比如,中方很明显在主要大国互动、特别是中美俄三国互动中的分量和空间越来越大,现在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都好于美俄关系。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自不待言,甚至中国和欧洲、日韩等国的关系,也好于这些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尤其特朗普的“强势复归”以及美俄走近,使欧日韩等国都感到来自美国的寒意,他们心知肚明,特朗普对盟国的冷淡在美国是有民意基础的。而且,世界所有国家(包括美国),现在关注的中心都是经济工作,都是要解决社会民生等难题,在这方面各国几乎都是以中国作为主要的国际交往对象。例如日本,尽管和美国之间有那么深厚的政治军事安全上的依附关系,但是在经贸关系上,这十几年来,中日经贸额一直是日美经贸额的两倍。韩国、澳大利亚还更多一些。而且随着今后的发展,这种“政治经济不平衡”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个相对良性循环,大家都在搭中国这辆高速发展与高度稳定的车,而且会越跑越快。这样就使得世界的格局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对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会越发明显,而对华关系则会显得越发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在中美俄三边的协调互动合作中,中国理所当然应该更积极、更主动地发挥作用。
今天的中美俄关系,似乎依然是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当然与当年冷战时的“大三角”不可同日而语,三方都有了重大的变化:一个是“衰而不弱”的美国,依然是强权霸道,一个是“不甘示弱”的俄罗斯,频频“以弱搏强”,一个是“势在必强”的中国,一直在“劝和促谈”,虽有冷战遗存,甚至有热战风险,但更多是和平、和解、合作发展的新机遇,三个大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现在美俄虽然有缓和,但在乌克兰仍然缠斗一处,过去长期遗留的很多结构性问题,都使他们难以解脱固有的矛盾。
而中国是三方中变化最大,在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时,积极扩展对外影响力,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且潜力深厚,在这些年和俄罗斯已经建立了历史上最高水平的政治互信和成熟的伙伴关系,同时又和美国“不打不成交”,不仅在经贸领域正在“由乱及稳”,以相互谅解的精神坚持谈判,展现出相向而行的善意。而且双方还在短短几个月中,共同促成了印巴的“5日战争”停火,以伊的“12日战争”停火和最近泰柬的“5日战争”停火,这次俄美元首为实现俄乌停火举办会谈,中方也从中作着积极的协调性努力,其实从拜登时期,美俄极度对抗时,中方就以成熟、包容的智慧和善意斡旋于双方之间,始终乐见并推动美俄改善关系。美俄都把中国作为值得信任的朋友,也是最可靠的建设性伙伴。尽管各方之间的矛盾和争议是复杂的,但是各方都有清晰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谈比打好”的共识。西方媒体在猜测中美关系是否会在下半年有什么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例如在台湾或高新技术合作等方面。而中美之间沿着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强调的“和为贵”的原则在向前推进双边相处之道的构建,对于美俄关系的缓和、俄乌冲突的缓解,无疑是具有建设性的推动作用的。如果今后美朝能够重启对话,这种推动作用就会更加明显。
最近的中美俄关系,特别是中美及俄美关系虽然还没有取得让人们耳目一新的突出成果,但是似乎三边关系及三对双边关系,都正在逐步走入一个虽分歧较多但可以坦诚相见,虽矛盾复杂但可以成熟应对,虽任务艰巨但可以相向而行的新阶段,并且三方逐渐在博弈中正在形成“和为贵、忍为高、谈为上、信为先”的相处方针。这是我一直认定的今后大国关系的出路,也可以说是中美俄相处之道的基本方针。
历史已经并将会继续证明:尽管我们历经风雨,尽管“复杂的问题很难简单化”,但是,我们中美俄都是伟大的国家,只要我们有了相对协调的统一认知,系好第一粒纽扣,并且坚持走下去,就没有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不能够克服和解决的。当年二次大战时,我们这些有那么多不同之处、难以合作的国家不也都团结起来并且取得胜利了吗?!今天,我们如果真正看到了世界大战的风险,为了避免再次落入相互毁灭的战争泥坑,同时为了朝着人类和解、进步的方向迈进,那么我们就应该以历史的名义,搁置争议、捐弃前嫌,一步一步走出目前的困境,走向光明的未来。“百年变局”不会持续百年,变乱交织也一定会“由乱及治”,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信心和行动。
马克思当年在寄望人类理想社会时,他说,很可能是几个主要大国共同和平发展合作,一起走入大家希望的理想国,我们现在当然离那个目标还很远,但是我们能不能从现在开始就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尽量少一点相互的争斗,尽量少积蓄仇恨,多积累和解与共识呢?我觉得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特别是中美俄应该带头,尤其是中国,因为我们有这个资格,现实也需要我们这样做。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台独家首发稳操胜券配资,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
辉煌优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稳操胜券配资 7月国内磷矿石进口量环降三成 约旦取代埃及成最大供应国【SMM分析】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