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菏泽市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5年,菏泽通过深化政务改革、强化法治保障、创新要素配置、厚植产业生态,推动营商环境从“政策洼地”迈向“制度高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菏泽以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无证明城市”建设,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码”跨区域互通,第二批21个“一件事”应用场景落地,企业办事成本大幅降低。通过“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市县领导干部遍访规上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政务服务人员“亮身份、亮职责、亮评价”的“三亮”行动,倒逼服务质效提升。在曹县,科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借助智能化改造提升效率,试生产即实现月产数百吨的目标;巨野县通过“一企一策”帮助丹午食品有限公司一季度产值突破2000万元,带动300余人就业,彰显了服务下沉的实效。
菏泽将法治作为营商环境的核心支撑,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提升年”活动,推行“执法.三亮行”阳光透明执法,落实“六必须”“十不准”要求,杜绝选择性执法。同时,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拓展“信易+”应用场景,如“信用修复一件事”协同办理,助力企业重塑信用。在鄄城县,龙蟠科技(603906)磷酸铁锂项目投产即满产,企业负责人直言“专班化服务”和发展理念的高度契合是落地关键。此外,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优化,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菏泽聚焦产业链需求,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土地方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出让模式,带设计方案交付工业用地,实现“拿地即开工”。资金方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民营中小企业,推动无还本续贷业务扩围至中型企业,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人才方面,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分层次培训超20场,数字化转型培训覆盖1000人次以上,培养“杰出企业家”典型,强化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优质的营商环境催生产业集聚效应。菏泽现代医药港协同鲁西新区、定陶区、鄄城县、郓城县四个生物医药专业园区集聚发展,形成了“一港四园”协同发展格局;海辰储能项目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首条生产线预计2026年投产,闭链循环效应初显。同时,本土企业活力迸发,新增“四上”企业49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民营经济贡献全市60%的生产总值。曹县汉服产业、巨野县轮胎制造等行业依托产业链优势,实现“雁阵效应”。
菏泽的实践表明,营商环境优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从政务服务的“速度”到法治环境的“温度”,从要素保障的“力度”到产业生态的“深度”,菏泽正以“营商之优”谋“发展之进”。未来配资著名炒股配资门户,菏泽需持续擦亮“投资菏泽”金字招牌,以“永远在线”的服务、“永不满足”的追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文/李昊)
辉煌优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